篇一:初中高分作文家乡的味道
“红膏炝蟹咸咪咪,带鱼要确确肚皮……”作为生于东海之滨的宁波人,我从小吃着鱼虾蟹螺长大。很多身在异乡的宁波人,最想吃的那一口家乡菜,红膏炝蟹首当其冲。
菊香蟹肥,又是一年吃螃蟹的好时节了,尤其是十月以后东海出产的梭子蟹,更是鲜美异常。
照着往常,外婆先调制好盐水,将挑选好的蟹膏肥厚的蟹整齐的码入坛中,把盐水倒入坛内,盖上坛盖,静待腌制,经过十二小时左右,鲜美的母蟹炝制完成,这时,它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红膏呛蟹,腌制后的红膏,像果冻一般晶莹弹润,冰冻的炝蟹,半融时切块,让红膏停留在每一块蟹肉之上,享用的最佳时机,在冰霜将化未化之际,细密的冰碎逐渐柔顺,鲜味在温暖的口腔中不断延展……有了盐的“加持”,红膏炝蟹将“海的味道”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时,外婆会将切开后的螃蟹红膏朝上,鲜亮的红色交织在透亮的蟹肉里,暗嵌乳黄色的膏黄,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直接蘸上米醋,将蟹黄连同蟹肉就顺嘴而入,鲜香细腻,入口微酸,慢慢就有了海洋特有的咸鲜,引诱着我所有的味蕾,不断在舌尖跳跃,回味却是甘甜无比。怪不得都说“高端的食材往往都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
在中国浩瀚的美食版图中,宁波的红膏炝蟹无疑是耀眼的存在,它不仅是我们宁波文化的继承,一种味蕾的享受,更是家乡的味道,大家都来宁波感受下它独特的魅力吧!
篇二:初中高分作文家乡的味道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家乡的美食,淮安的美食有文楼汤包、平桥豆腐、小龙虾……而我最喜欢的家乡美食是茶馓。
茶馓是我从小到大都吃的一道美食,当然茶馓也有许多形状。有的像一个个小麻花,有得像一个蝴蝶结,还有的像一朵菊花,光看就能闻到香味儿了。茶馓是金黄色的,金灿灿的,麻油香十足,芝麻点缀着,当你轻轻尝上一口,酥酥脆脆,油而不腻。
茶馓的做法当然也十分简单,首先准备面粉和面,把面揉成团,再搓面搓成细条状,接着再把面团切地再细一点。准备一个盆,把面盘放进去,每盘一层就刷一层金灿灿的油,白色的面立刻就换了一件淡黄色的衣服。拿出一双筷子把面挑起来,然后迅速下锅,在锅里变出各种图案,刚入锅的茶馓就像一只只小鱼在水里游泳,不一会工夫,茶馓就变得金黄金黄的了,正式出炉了!
我听妈妈说:“淮安茶馓创于清朝后期,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当时茶馓做得好的人姓岳,故名“岳家茶馓”。又因为岳家的家宅靠近鼓楼,所以人们称其为“鼓楼茶馓”,现在还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游客们的喜爱,也成为淮安美食的特色和名片,心中涌起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这就是茶馓,淮安美食,家乡的味道。它每一口都回味无穷,唇齿留香,在我心中就是天下第一美食,也是我最爱的家乡味道!
篇三:初中高分作文家乡的味道
“鲜不过杂碎,香不过茶散”!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道历史悠久的美食——茶馓。
每当我放学时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麻油味,原来是街口的叔叔正在做着最美味的美食。这时叔叔就会笑眯眯地看向我说道:“小朋友,想吃吗?”我说:“想吃!叔叔你炸的茶馓最香了!”说完叔叔给了我一些茶馓。
那你们知道茶馓是怎么做的吗?首先,要和面再揉面,然后再把面团切成一个个条状,之后搓成像面条一样的细条,接着把细条盘起来刷上油,最后就是下入油锅。
看茶馓的颜色和刚下锅时的颜色,真的变化很大。刚出锅的茶馓是金灿灿的,犹如一小片金色稻田。茶馓的形状也各有不同,有的像扇子,有的像小花在春天盛开一样,有的像四叶草的叶子一样,是爱心型的,味道是浓浓的麻油香味。还有的会在面团里面加入水果,这样吃起来就没有麻油味了。
淮安茶馓创于清朝后期,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清末时期,鼓楼的“岳家茶馓”治好了慈禧太后的厌食症,使得茶馓变成了贡品。1930年,参加巴拿马国际比赛并获奖牌;1983年,茶馓获江苏省优质食品奖。
这就是我家乡的味道,也是我念念不忘的美食,永远忘不了的味道——茶馓。
篇四:初中高分作文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是一抹温柔,如同春风拂面,泛起心里的层层涟漪。每当提起家乡淮安,我就会想到淮扬菜——文楼汤包、软兜长鱼、平桥豆腐,但其中我最喜欢吃的却是茶馓。
因为每当我看到了茶馓,就会想到我的爷爷。我的爷爷在我心目中是做茶馓最好的人。爷爷经常做茶馓,我都看会了。先一下一下的揉来揉去把面和好,接着切成条状搓成细长的面条,再刷上一层金黄色的油,加一点黑芝麻,盘在一个盘子里,最后用手撑着放入油锅里炸。
看着刚出锅的茶馓我就口水直流,吃上一口还想再吃第二口。金黄的茶馓是那么普通,但是味道好极了。倒不像是人间的美味,而是天上的。我看着一个个茶馓,有的像菊花,有的像麻花,还有的像一把小扇子。
我边吃茶馓边听着爷爷讲着茶馓的故事。淮安茶馓始创于清朝后期,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因为当时茶馓做的最好的人姓岳,故又名“岳家茶馓”,又因为岳家的家宅靠近淮安城的鼓楼,所以也有人称其为“鼓楼茶馓”。听完了爷爷讲的故事,我真的意犹未尽。
我的家乡茶馓是最好的。听到楼下小店的叫卖声,我忍不住拨打起了爷爷的电话:“爷爷,我想吃茶馓了!我周日就回老家去看您。”
我喜欢茶馓不只是因为它是家乡的特色美食,更是我对于家乡的牵挂和对爷爷的思念。
篇五:初中高分作文家乡的味道
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有一种味道始终萦绕心间,那就是红膏炝蟹——我家乡独有的美味。每当提起它,我的味蕾便不由自主地跳动起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温情与回忆的地方。
红膏炝蟹,顾名思义,是以肥美的螃蟹为原料,经过精心腌制而成。它的外皮金黄诱人,蟹膏鲜红欲滴,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气。每当这道菜端上餐桌,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鲜美与醇厚。
记得小时候,每到螃蟹肥美的季节,家里总会买上几只大螃蟹,用来做红膏炝蟹。大人们忙碌的身影在厨房里穿梭,而我则迫不及待地守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他们一步步将螃蟹变成我心中的美食。当那盘色香味俱全的红膏炝蟹终于出现在眼前时,我总是第一个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
第一口下去,是蟹肉的鲜嫩与蟹膏的醇厚交织在一起的美妙口感。那蟹膏仿佛融化在舌尖上,带来一种无与伦比的满足感。再配上一点家乡的米酒或者黄酒,更是让人回味无穷。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家乡的气息和味道,它们在我的味蕾上跳跃、舞蹈,让我沉醉其中。
如今,我已经离开家乡多年,但红膏炝蟹的味道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每当想念家乡的时候,我就会去寻找那些能够勾起我回忆的食物和味道。虽然有些味道已经难以再现,但红膏炝蟹却始终是我心中最难忘的一道菜。
红膏炝蟹不仅仅是一道菜,它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回忆的载体。它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山水、亲人和朋友,以及那些曾经陪伴我度过美好时光的人和事。每当品尝到这道美食时,我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幸福和满足,因为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份属于家乡的味道和记忆都将永远伴随着我。
篇六:初中高分作文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宛如舌尖上一抹轻柔的梦,恰似春风轻拂过湖面,悄然泛起层层涟漪。每当提到家乡淮安,那淮扬菜的美味便最先在脑海中浮现,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特色美食——茶馓。
小时候,奶奶常常会给我做茶馓吃,每当看见茶馓,总能回忆起奶奶脸上那和蔼的笑容,忙碌的身影,奶奶制作茶馓的过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首先,奶奶先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袋面粉,轻轻把面粉倒入一个大大的盆里,面粉扬起的瞬间,像极了一片白色的雾。接着,她缓缓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开始揉面团。奶奶的双手在面团上来回揉搓着,面团逐渐变得光滑有弹性,像一个乖巧的孩子。揉好的面团被搓成长条,像一条白色的小蛇静静地盘在盆里。
奶奶又细心地刷上麻油,那麻油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随后,奶奶把面团绕在手中,熟练地套上筷子,此时的面团像是在表演杂技。最后,奶奶将其放入锅里,只听见“嗞啦”一声,那声音如同欢快的乐章,面团瞬间炸开,美丽极了。过一会儿,美味的茶馓就可以出锅享用了。
做出的茶馓金黄酥脆,形状各式各样,有的宛如麻花般拧在一起,有的似绽放的菊花,还有的像扇子。凑近茶馓闻一闻,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轻轻咬上一口,香脆可口,满嘴都是油香,混合着芝麻的香味,那味道瞬间弥漫整个口腔,让人回味无穷!
我一边吃着茶馓一边听奶奶讲关于茶馓的故事。据说茶馓始创于清朝后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当时有个姓岳的人茶馓做得最好,所以又名“岳家茶馓”。又因为岳家的家宅靠近淮安城鼓楼,于是也有人称其为“鼓楼茶馓”。清末时期宫廷御医用鼓楼的岳家茶馓还治好了慈禧的厌食症呢!
如今,走在淮安的大街小巷,远远就能闻到茶馓那诱人的香气,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奶奶亲手给我制作的茶馓。而茶馓现在也已成为家乡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品尝。
小小的茶馓,承载着家乡的味道,也承载着奶奶对我的爱。我爱家乡的茶馓,更爱我的家乡淮安!
篇七:初中高分作文家乡的味道
我的家乡有很多美食,银鱼、海参饼、白茄子、白西瓜……其中我最钟爱家乡的篱蒿。篱蒿是一种绿色的蔬菜,细细长长的。它的出现总是给人带来一股田园的气息,成为家乡的鲜美味道之一。
我发现篱蒿有两种美味的吃法。
第一种是炒腊肉。先将腊肉切成薄片,篱蒿则切成小段,这样在煸炒时更易入味。腊肉在锅中煸炒时,那迷人的香气在整个厨房弥漫开来。当篱蒿加入锅中时,绿油油的颜色越来越鲜艳,与腊肉的深红色交相辉映。放入调料翻炒片刻,就能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这时候,将它盛到盘子里,简直是色彩的绝配。一口咬下去,篱蒿的清香与腊肉的肉香在口中融合,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味道。
我还发明了一种新吃法,就是拿两片腊肉夹一点篱蒿。这时,在口中的是篱蒿的清香和腊肉的肉香,相互碰撞出绝佳的口感,唇齿留香。
第二种吃法是腌制。将篱蒿放入干净的盆中,一层篱蒿一点盐,然后腌制十几分钟,将多余的水挤干,再将腌制好的篱蒿放入玻璃罐中。在阴凉处放上一个星期后,篱蒿的颜色就由原来的翠绿变成了诱人的褐色。这种腌制方法不仅令篱蒿更加爽口,还能延长保存时间。当我们想品尝咸篱蒿时,只需将篱蒿切成小段,再加入一点自家腌制的酸辣椒一起翻炒,直到辣椒的酸味和篱蒿的咸味融为一体,我们的美味就大功告成了。
每次回老家,爷爷奶奶都会特意将腌制好的篱蒿准备好,让我一进家门就能吃到家乡的美味。离开时,还会给我带上一些咸篱蒿。让宁波的朋友们分享家乡的风味。
尽管我已经离开老家多年,但只要一吃到咸篱蒿的味道,我就仿佛回到了家乡。篱蒿成为我回忆家乡味道的一道风景线,无论身在何处,家乡的独特韵味将在我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