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创业 手机 疯狂 自己 发明 华人 坏人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通用顶部广告位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高中生(精选8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篇一: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高中生

探索精神永无止境

高艺涵

题记:“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中国宇航员杨利伟。

3月23日,我们怀着无比敬仰而又激动的心情,又一次走进天宫课堂!得益于高科技的发展,让我们以“第一视角”从空间站观看我们居住的蔚蓝星球。我们看到的地球不再是一张死板的画面了,而是一个优雅转动的鲜活存在,看着这个美丽无暇的星球,我不禁暗暗赞叹宇宙之美、自然之奇。

跟随三位老师,做了四个神奇而又有趣的实验,我最喜欢的是“冰雪”实验。首先,老师拿出一袋透明的乙酸钠溶液挤出,因为在太空中没有重力,所以挤出的溶液变成了一个圆圆的水球,接着又拿出一支粘上结晶颗粒的木棒,轻轻触碰漂浮在空中的水球,在木棒接触水球的一瞬间,凉凉的水球逐渐变成一颗温热的、悬浮在空中的冰球,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变化呢?冰球为什么变成热的,但没有融化?带着种种疑惑,我继续听课,原来是因为木棒上的结晶颗粒的溶解力特别强大,它能使液体的水球节变成冰球,同时它还释放出热量,把冰冷的冰球变成热球。看上去真神奇啊,就像施了魔法一样,但只要明白了其中的科学原理,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正是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探索发现,才让我们能一解其中的趣味。

随后的液桥试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让我不禁赞叹:宇宙真奇妙,探索无止境!有趣的天宫课堂,在三位老师轻松自如地讲解下,很快结束了。他们不仅带我们探索了宇宙的秘密,教给了我们关于宇宙的知识,更让我们清楚了自己的目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我们青少年要更加努力,向宇航员学习,去探索未知的宇宙奥秘,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儿女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三位航天员老师儿时都吃过各种各样的苦,但他们不怕困难,坚信自己的目标,勇于探索,才成长为一个了不起的宇航员。队长翟志刚,在家里是最小的孩子,但最懂事,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主动提出辍学的要求,却被妈妈拒绝,妈妈希望他把握自己的人生,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妈妈的鼓励下他不但拿到优异的成绩,还成为了伟大的宇航员。什么样的出身并不重要,只要我们怀揣梦想,努力奋斗,就一定会实现。

飞天梦永不失重,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中国的航天人艰苦奋斗,一代又一代的宇航员,承载着中国人的飞天梦,中国的太空探索从没有停止!宇宙中的奥秘是神奇的、无限的,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去传承科学知识,解密未来,探索精神永无止境!

篇二: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高中生

天地共迎“赛先生”

刘泓萱

著名华罗庚曾言: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科学。世界真奇妙,科学之路漫漫,需要我们人类不断地求索。3月23日,我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的直播,在王亚平、叶光富、翟志刚三位老师的引导下,我也化作“赛先生”,畅游宇宙,探索太空的奥秘。

课堂虽然“严重超时”,但我依然乐在其中,恨不得时间更久一点。老师们做了太空冰雪、液桥演示、水油分离、太空抛物四个实验,准确地演示了失重状态下有意思的物质形态。我对冰雪球这个实验最感兴趣,因为它不光科学性强,“颜值”也强烈地吸引着我!虽然只要把球从水袋里挤出即可,但这个过程真是很不容易呢,处于太空那种特殊状态下,刚挤出来,就会立刻凝固,黏在出口上,出不来,下不去。一旦成功却非常壮观:开始是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球,慢慢地凝结,内芯呈白,逐渐变成一个雪球,在空中浮着,真神奇!同样的实验,我们在地球上做,万万不会出现同样的状态,这就是太空的奇妙之处吧!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飞天梦。曾几何时,沉迷于科幻故事的我也幻想着自己能太空迈步,做有趣的太空实验,探索神秘的外太空。可是想当宇航员可没那么容易,宇航员不但要具备过人的身体素质,还要付出常人难以付出耐力和超人的意志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航天员们飞离地球整整五个月,在太空持续失重的状态下,对宇航员的身体素质、心里承受能力和知识技能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诸如航天器可能会排放或泄漏有毒和有腐蚀性的气体或液体,对航天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在太空行走时安全带松脱;或者跟其他设备碰撞会造成航天服的损坏……万一出现危险状况,那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而航天员们却克服了我们想象不到的困难,驻扎太空几个月,还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精彩的“太空”小实验,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太空的影像,天地一体,共上一堂课,简直太让人兴奋了!

爸爸妈妈跟我说,在他们小时候哪里能想象这样的课堂场景,就是想象作文也完全想不出来,这完全是我们国家科技强大、国力强盛的红利啊!从老师的讲述中,我也了解到我们国家现在之所以站在世界航天科技强国前列,是背后一代又一代无数华夏儿女的自力更生地奋斗和血汗甚至生命地付出。从“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壮烈实践,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炎黄子孙,最终在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东方红太阳升,传遍整个世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中国重回世界之巅!

天宫课堂的直播中,让我时时刻刻震撼于祖国的强大,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少年强则国强,此时此刻我心中默默诵读着那句铿锵誓言: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

篇三: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高中生

飞天梦已实现科学梦正启航

赵峻辉

科学是什么?是人们回望从前的目光,是人们发展现在的脚步,是人们通向未来的道路。茫茫太空中飞行的中国天宫实验室中,就蕴含着无数科学知识。

3月23日,“天宫课堂”进行中,我看到天宫实验舱那大大小小的设备不计其数,上面的专业名词,使我读而不得其意,不禁对这一个个科技感十足的神秘设备,产生了兴趣。跟随着王亚平老师的讲解,我发现虽然一个个设备看像上去那么复杂,但你只要懂了其中的科学原理,却觉得特别简单。

科学其实就是我们捅开万物奥秘的那一层窗户纸,每个小实验都是那么的简单,但是里面却暗藏科学。无容器实验柜,可以让中间的小球悬浮起来,并且还能让小球不受失重影响,这是运用了外界物理场产生的动力来抵消物体的重力;在太空中水和油会混合在一起,是因为太空是一个失重的环境,需要人工离心机飞快地甩,像螺旋桨一样。

而这一个个小实验就如同当年研制“东方红一号”一样,我国的科学家们在失去“外援”的情况下,历经无数次失败,在哪里跌倒又在哪里爬起来,终于完善卫星设计,让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太空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人没有因为外国的科学技术封锁停下脚步,而是去创新,加入国际空间站不行,我们自己搞,攻坚克难,把一个个科学原理实现在太空中。如今的飞天梦已经“飞”的越来越高,“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杨利伟叔叔这样对世界宣告。但在太空中,航天员们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失重,身体飘在空中,晃晃悠悠。那么失重到底有没有重力了呢?有,只不过是很少。上太空之前,航天员们都要经过离心机训练,但暂停那个按钮,却从没一人按过一次。他们不是血肉之躯吗?他们不是父母心爱的宝贝吗?他们不是平凡的人吗?但他们却有超出常人的毅力,而我们的航天事业就是由他们的带领才走向辉煌的。

正是前辈们不惧艰难、勇敢上前的精神,才造就了如今我们的载人航天,才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空间实验室,才造就了我们如今航天事业的伟大成果!这让我不禁想起史上第一个探索太空的万户,把火箭绑在椅子上,手持风筝,虽然最后粉身碎骨,但让我们看到了追梦的勇敢和决绝。

“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未来的科学领域是我们的,而我们当下要做的就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实现自己的飞天梦,也实现中国的科学梦、复兴梦!

篇四: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高中生

张茜茜

今天,带着激动和期待,我们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观看了神舟十三号航天教学的视频。2013年,中国宇航员王亚平首次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演讲。八年后,今天的技术与过去大不相同。此外,这次照相机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这也给宇航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她手里还拿着一个相机,这和在陆地上拿着相机并不容易。

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在空间站中,正方体六面播种、根和芽的方向是什么?答案是根发散扎入土壤,芽背向种植面向光生长。因为地球有重力,所以地球山上植物的根向地下生长,而太空中微重力环境下,它的根会四处生长,并且根也会有弯曲,而且在土壤中生长。

第二个问题是,当你把茶壶里的水倒进杯子里时会发生什么?答案是水在茶壶里,不能倒出。在微重环境中,水会浮在上面,无法倒出水来。

第三个问题,在空间站内,金鱼能在敞口鱼缸水中游动吗?不能,因为水和鱼分被分离开,并且水会在短时间内游一段时间,一会之后它们就会分开。

宇航员坐在舱外机械臂上,一只手拿着一个小钢球,另一只手拿着一根羽毛。双手使用相同的力朝同一方向投掷。预定的距离是两米。谁先到?答案是羽毛。在真空微重力下,质量小,加速度大,所以羽毛首先到达。之后,了解了一些航天的一些精彩瞬间。之后,又参观了一些航天员的“太空家园”使我了解到了太空中的些设备。

我还了解到,在地面上,乒乓球会浮在水面上,而在太空中,乒乓球会浸入水中。在空间站,浮力几乎消失了。水膜,在水膜中加水后,在水膜中放入一朵人造花,花朵在空气中变得更大,就像开花一样。在水膜中连续注水后,水膜将变成一个水球。向水球中注入气泡,并在水球中形成正像和负像。将色素注入水球中,然后将泡腾片放入水球中。之后,水球会产生大量的气泡,看起来更漂亮。

这次实验之后,我从这次天空授课中学到了许多,我十分喜欢这次的天空授课。每当看最喜欢的《西游记》时,我不由得想天上真的有神仙吗?我们能不能飞到天上呢?老师和妈妈一次又一次给我解释天上真的没有神仙,可是我心底深处却一直有个飞天梦,真想去天上看看啊!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飞行梦想。然而,航空航天业需要接班人。空间教学就是让孩子们热爱空间。首先,让他们接近并理解空间。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对空间的向往和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通过天地对话的教学方式,神秘的航天科技逐渐渗透到全民科普教育中,使人们对航天与生命的关系和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航空航天行业。

篇五: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高中生

毕宸铭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于10月16日发射,飞行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航天员组成。从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到神舟十三号发射,时间仅过去短短一个月。

按照计划,神舟十三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将进驻核心舱,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长达6个月的工作生活。这就意味着,相较于神舟十二号,此次太空挑战的时间更长、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航天员将在太空与我们共同守岁,迎接农历壬寅年的到来。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从未止步。然而身处太空,浩瀚苍穹看似壮美寥廓,实则挑战着航天员的心理与生理极限,更经历着很多惊心动魄的瞬间。据航天员杨利伟回忆,在执行“神五”任务时,火箭上升阶段意外出现8赫兹左右低频振动,与人体内脏产生长达26秒的共振,此时杨利伟感到了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一般,令他异常痛苦,可他却咬紧牙关告诫自己

“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事实上,这漫长的26秒共振,只是我国载人航天“首飞”征途上千难万阻、千辛万苦的一个小小缩影,但却画出了中国航天人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爱国群像图”。在神舟十二号离开地球的3个月,3名外人眼中光芒四射的中国航天员,均来自普通而朴实的家庭。当他们远离地球、巡游寰宇、辛勤工作时,留在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在一如既往、年复一年地耕耘劳作。中国航天人的奉献和担当,始于热血、恒于信仰、终于爱国,他们把使命和重担铭刻心间、扛在肩上,把荣誉和光环归于祖国、献给民族。

“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这是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平的一番话。每一次针对空间站任务的水下训练,体能消耗都相当于跑一次“全马”,累到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但他们累并快乐着。每次离心机训练都要最多承受8个G的过载,脸部会变形、胸部会因受压而呼吸困难,但航天员大队成立20多年来,从未有人按下“暂停按钮”。

这种身体可以“过载”,信仰和精神永远“轻装上阵”的状态,诠释的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今天的中国航天人身上穿越时空、力透纸背,焕发出震撼人心、摄人心魄的强大力量。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样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样的高度。虽然我们不能同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一样把足迹留在浩瀚。

篇六: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高中生

王薄淳

古时候,人们总是想把一些探测器送上太空。不过,功能确实很单一的,并不能完成人们对太空的探索和认知。于是,人们就开始想办法:怎么让人去太空中帮助我们去做这种事呢?于是,这次,就实现了。

这一次,我们采用的是“长征二号火箭”和“神州十二号飞船”组成。

上一次太空,要花费很多钱,如果只上去三四个小时,就会觉得很不划算,感觉这个钱花的不太值,所以,这个时候,研发部这边的人员就有想法了:我们怎么样去建一个想酒店一样能让宇航员休息的地方呢?于是,在研发部的精心考量下,就建造出了这一个像酒店一样的住所—空间站。

按照计划和图纸,空间站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是“载人飞船”,主要接送宇航员;第二个是”问天实验舱,主要是用来做一些地球上完成不了的实验;第三个是“梦天实验舱”,和“问天实验舱”差不了多少,也是用来做实验的;第四个是“天和核心舱”,我们国家的宇航员就住在这个里面,这里就是他们的住所;第五个就是“货运飞船”,主要是负责输送各种物资的。不过,这个计划只完成了40%,也就是只完成了两个部分,那就是:“天和核心舱”和“货运飞船”。据说,在2022年的时候,空间站就能补齐了。

传说有个广寒宫,实在月球上的,而咱们的空间站是飘在太空里的。太阳每天都会朝地球发射“能量”,不过我们在地球上晒太阳时,太阳离我们比较远,危险不大,只不过是皮肤会发生一些颜色的变化,但是在太空中,宇航员在太空中晒多了太阳可能会引发癌症,所以规定空间站不能高于地球1000千米。科学家们在考虑到经费以及饰演的效果等各种因素,最终,把空间站定在了距离地球大概400千米的太空。

在地球上,你所扔的东西都会掉在地上,这是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我们站在平地上扔东西,就会下落,那要是我们把飞船一非常快的速度“丢”上去,它下落的弧度,就和地球的弧度报纸一致的状态,那么,飞船就可以沿着地球飞了,空间站飞得很快,一个半小时就能绕地球一圈。

从古至今,人来想要在地球上看整片天是不行的,就跟“井底之蛙”是差不多的。那么,如果你现在在空间站,就会看到整片天,而且看的非常的清楚,因为“站得高,望得远。”

太空环境下能做一些地球上做不了的实验,比如说找出手机芯片更加紧密的芯片,或者是一些环境下能变色的东西等等。

这次的宇航员上太空主要有几个小目标:住上三个月左右;调试一下各种设备;做一些不可思议的实验;出舱看太空和空间站的全貌。

中国的空间站,让我们能够探索太空中更多的奥秘!

篇七: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高中生

赵嘉妮

宇宙的奥妙——观《天宫课堂》有感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中国的航天事业正迅猛发展!在23日下午,我们观看了第二次《天宫课堂》,令我激动又敬佩!王亚平老师与其他两位航天员讲解、实验,让我们懂得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航天知识……

王亚平老师为我们演示液桥实验,尤其让我大开眼界!当两片玻璃缓慢的靠近,玻璃上的水似是有磁力一般,相吸靠近,当我们都断定玻璃上的水要融合在一起时,却只是微微的靠近,即使碰到了也没有融合,这尤为让我震惊!紧接着,水珠渐渐的靠近,最后才慢慢融合。这时我才认识到,地心引力的神奇!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活动——“冰墩墩表演”,一只可爱的冰墩墩,在王亚平老师的手中,又是翻跟头,又是旋转跳舞,逗的我们既兴奋又疑惑,这只可爱的冰墩墩,完成了最完美的表演!还有一个实验叫做点水成冰——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大家都知道,只有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才会出现结晶沉淀。如果溶液未达到饱和状态,它会继续溶解,不会结晶。地面上受重力影响,液体从杯子底部开始往上结晶。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像漫天飞雪一样,液体的四面八方都结晶。在杯子边缘和空中等,每个方位,每个有水的地方,都有出现结晶的现象。而且,这种结晶会比地面上的更为舒展。堆积起来的晶体会像雪花一样落下来,浪漫壮观。这到底是什么?原来,这是一个液体球!看起来像是冰球一样的,其实是一只“热球”!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我也了解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在太空能喝到热水吗?我认为这个问题实在是太有趣了,我想:热水应该可以烧开,但他们不会飘到太空舱吧!那怎么才可以喝水呢?王亚平老师给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的:在失重条件下,由于没有浮力的作用,水温升高,只能依靠热传导,产生的气泡也很难上浮,缺少对流和气泡扰动的作用,远离加热面的水温上升很慢,所以要把整个水烧开很困难。因此,空间站的水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既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通过特定的加热装置来加热,但加热装置并不会把水烧开!哦,原来是这样!宇宙的奥秘,可真是令人莫测高深啊!

宇宙的奥妙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和寻找。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用汗水和智慧打造航天梦,不断以爱国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铸魂补钙、淬炼成钢,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闯劲和“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韧劲,为中华民族光荣的伟大事业所奋斗!

篇八: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高中生

马邱宇

科普飞向太空,星辰触手可及——观《天宫课堂》有感中华上下五千年,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天空的遐想与向往。古时没有人造灯火,夜空中便连成一片璀璨的星河。这些本就耀眼夺目的事物,再加上遥不可及的距离,在我们眼中,总是神秘又令人向往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也揭开了它们神秘的面纱。原来,它们都藏在太空中,原来,太空中还有很多更意想不到的事物。那么,它们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令人吃惊的数字。在遥远之外,我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见证了离我们更近的星辰宇宙。那就是这次的《天宫课堂》。《天宫课堂》以更亲近真实的角度,展现了太空的神秘。失重状态下的“冰雪”实验,快速旋转行成的水油分离,奇特的液桥连接实验,“幸运儿”冰墩墩竟被作为试验品表现空中“飞熊”——沿着被抛出的方向缓缓前行,没有像地球上坠落。似乎在天际之外,一切的认知都被打破了,我们不再以书本为主,而是在三位宇航员老师的敦敦教导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浩瀚无垠的宇宙,最终以这种瑰丽的方式在我们面前徐徐展现。在这次独特的实验中,一个个元素相结合,发生反应。它们心意相通,合作默契,展现着属于自己的色彩。从浩瀚的宇宙,在穿梭至太阳系,直至地球,再到一个个元素,一根无影的线在背后操纵者他们的运行,一种诡秘却又直带吸引力的力量在宇宙中展开。这就是实验的魅力。这也是太空的魅力。枯燥无味的论证在这里成为了鲜活的场景,复杂的公式有了具体呈现。通过这次的课堂,我深刻体悟到了广袤深奥的宇宙中与人民紧密的关系——它不仅有着我们对外星世界的向往,还与我们的科学技术息息相关。万户飞天,嫦娥奔月,人们对于太空的探索与向往从未停歇。而今,“嫦娥号”奔向月球,“天问号”着陆火星,外太空——这个让无数人心神向往的称呼以更独特的方式与我们相会。来自天空的课堂,点燃科学的梦想,种下飞天的种子。中华民族的梦想像一束光,不断引领着我们向前奔跑,最后升上天空,化开了那片漆黑。于是,星光四溅,希望与光扑面而来。也许,我们的未来会像《三体》中那样找到与我们文明相似的世界;也许,我们的未来会像众多科幻小说那样建造太空舰队;也许,我们的未来也可以将质子转折为任何的维度空间,但我坚信,我们的执着与追求终会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曾说:如同运动员在起跑线上晚了一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比别人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来追赶。中国航天在追梦路上勇敢前行,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天宫课堂”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一粒飞天梦的种子,期待小米粒们精心浇灌,让种子生根发芽,迈向探索浩瀚宇宙的伟大征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69018550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小学生自创抗疫小诗歌(精选14篇)
  •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高中生(精选8篇)
  •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及心得(精选20篇)
  • 央视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200字(精选20篇)
  • 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过一天优秀作文四年级(精选15篇)
  • 最新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通用底部广告位